《饮料工业》杂志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科技信息与标准法规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饮料浓浆》 (CBIA/T 009—2022)解读

杨永兰,李志礼,赵顺阁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北京 100027)

摘 要:本文围绕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饮料浓浆》(CBIA/T009—2022)展开研究。阐述了该标准的制定背 景:消费者需求促使饮料企业创新,饮料浓浆市场规模扩张,但存在产品质量与标签标识问题,现有标准难以满足行 业需求。本文详细解读标准的主要条款,涵盖:标准名称与适用范围、术语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组 批抽样及标签等内容。该标准旨在弥补饮料浓浆行业标准空白,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有力推动饮料行 业多元、健康发展,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关键词:饮料浓浆;团体标准;主要条款;规范市场

饮料浓浆是饮料行业的重要品类,包括饮料集团基于 标准化和便利化需求,用于各个工厂生产终端饮料产品的 饮料浓浆、供餐饮冲调机使用的饮料浓浆、直接面向消费 者的饮料浓浆等几种形式,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用途居 多。该类产品在国内已存在多年,已经成为饮料行业不可 或缺的品类。但长期以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作为依据。随着饮 料行业的不断发展,饮料浓浆的种类日益丰富,市场规模 逐渐扩大,制定统一的标准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这 不仅有助于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确保产品质量,还能有 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1,2]。

本文旨在对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饮料浓浆》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其编制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饮 料行业的影响。通过对标准的解读,揭示其在饮料浓浆生 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的指导作用,为行业从业者和相关 研究人员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饮料浓浆行业的健康发展。

1 前言

1.1 制定背景

随着消费者对饮料口味、营养和功能需求的不断变 化,饮料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创新[3]。 饮料浓浆作为一种独特的饮料产品形态,为企业提供了更 多的创新空间和便利性[4]。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调整浓浆 的配方和工艺,开发出具有独特口味的饮料产品,同时也 便于终端饮料产品风味和理化指标的统一标准化。然而, 在产品创新过程中,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新产品的研 发和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饮料浓浆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产品 质量参差不齐、标签标识不规范等[5]。这些问题不仅扰乱 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为了保障市场的公平 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制定严格的标准来规范饮 料浓浆的生产和销售,加强市场监管[6]。

1.2 现有标准情况 现有的饮料标准体系主要侧重于终端成品饮料的规 范,对于饮料浓浆这种产品形态的规定相对较少。例如现 有标准在原辅料要求、生产工艺、标签标识等方面的要 求,无法完全适用于饮料浓浆的特点。由于饮料浓浆的种 类繁多,涉及的原辅料和生产工艺复杂多样,现有标准在 某些方面存在空白或不够完善,无法进行充分和完善的技 术指导和规范。

2 主要条款说明

2.1 标准名称

“饮料浓浆”源自GB/T 10789—2015《饮料通则》中 3.2 条款。在饮料标准体系中,本标准与饮料行业的基础标 准GB/T 10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对应的各分类产品的 质量标准构成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

2.2 术语和定义

2.2.1 饮料浓浆 在GB/T 10789—2015《饮料通则》和《饮料生产许可审 查细则(2017 版)》中规定了饮料浓浆的定义。本标准中饮 料浓浆的定义基本与其保持一致,同时明确了可采用发酵 工艺。该类产品容易与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混淆, 因此在定义中进行了明确。

2.2.2 即冲即饮型饮料浓浆和原料型饮料浓浆 按照饮料浓浆的提供方式,分为直接提供给消费者和 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即分为即冲即饮型和原料型。目前 应用较多的是原料型产品,直接提供给消费者饮料浓浆相 对比较少。另外,为了便于统一规范,在定义中明确规定 为工业预包装产品,将非预包装产品排除在外。

2.3 产品分类

本标准按照两种分类方式对饮料浓浆进行分类,按照 是否直接提供给消费者分为:即冲即饮型饮料浓浆和原料 型饮料浓浆;从行业高质量发展角度虑以及目前已有的产 品情况考虑,按照原料和加工工艺分为:果蔬汁(浆)类饮 料浓浆、蛋白饮料浓浆、碳酸饮料浓浆、运动饮料浓浆、 茶类饮料浓浆、咖啡类饮料浓浆、植物饮料浓浆、格瓦斯 发酵饮料浓浆。

2.4 技术要求

2.4.1 原辅料要求 本标准要求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由 于饮料浓浆产品种类多,对应的原辅料也非常多,在本标 准中无法一一列出,因此提出基本性原则性要求。

2.4.2 感官要求 本标准对饮料浓浆的感官要求作出原则性规定和基本 要求。这主要是考虑到饮料浓浆产品种类多,对应的产品 感官也会呈现不同的特性,在本标准中无法一一列出。因 此提出原则性要求,避免过多限制,以利于产品创新。

2.4.3 基本要求

无论是原料型饮料浓浆,还是即冲即饮型饮料浓浆, 均需稀释后饮用或者使用,并且应保证消费者最终饮用的 产品品质一致性。因此,本标准要求饮料浓浆在按照标签 标示的冲调方法或冲调比例用水稀释后,应符合相应终产 品饮料类别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 当原料型饮料浓浆用于调配生产饮料时,还会再加入 其他原辅料,因此规定在稀释、加入其他原辅料后,终产 品符合本标准中要求即可。需要充入二氧化碳的产品在稀 释、充入二氧化碳后,终产品二氧化碳气容量符合GB/T 10789 的要求,对于非预包装的产品如餐厅门店现调机冲 调后的产品,因无法准确测定二氧化碳气容量,因此豁免 了要求。

2.4.4 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

标准规定饮料浓浆按照标签标示的冲调方法或冲调比 例用水稀释后,应符合GB2760、GB14880中对应饮料类 别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品种和使用量的要 求。该条款的规定主要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常见问题解 答》中对饮料浓浆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

2.5 试验方法

2.5.1 感官检验

感官检验的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GB 7101)中的检验方法进行规定。

2.5.2 理化检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GB7101)中已规定了饮 料的食品安全指标及其及检验方法,因此标准要求符合 GB 7101 即可,本标准不再重复进行规定检验方法,其他 理化要求按照饮料浓浆各类别相应标准中的检验方法进行 检验。

2.6 组批与抽样

考虑到饮料浓浆的产品包装通常体积(重量)加大,基 于节约产品和储存空间角度考虑,在抽样数量上进行控 制,抽取8个最小独立包装产品,其中5个用于检测微生 物,2个用于感官和理化检测,1个产品用于留样。

2.7 标签

本标准要求按照GB7718、GB28050执行。GB 7718、 GB 28050 对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规定了相应的标示要 求。参照GB28050问答第七条的规定,对原料型饮料浓 浆产品对营养标签进行了规定,这类产品的营养标签可以 自愿标示,当自愿标示时按照GB28050,或者双方约定、 合同要求标注均可。 饮料浓浆的产品属性决定其需稀释后饮用或用于生 产,因此,稀释方法(即冲调方法)和冲调比例需在产品标 签上进行标示。这一要求方能确保饮料浓浆产品与冲调后 的终产品一一对应,方便消费者和饮料浓浆使用者清晰、 准确地了解产品使用方法。

3 结论

饮料浓浆作为饮料产品中的重要品类,对饮料的标准 化和集约化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即冲即饮型饮料浓浆还具 备节约运输成本、便于携带等优势,在我国饮料产业的生 产与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针对这类产品制定 标准非常有必要。 该团体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饮料浓浆的生产和 流通,保障产品质量,推动饮料浓浆行业健康发展,促进 饮料行业朝着规范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电话:010-84464668 京ICP备20005345号-1
邮箱:ylgy@chinabeverage.org 传真:010-84464236 邮编:10002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丙二号天元港中心B座1702室
OEM:20110727220326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