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现代茶产业需抓好三件事
创建现代茶产业是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抓手。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业态是现代茶产业体系的创新,现代茶产业是相对传统茶产业而言的,是新质生产力型茶业的具体表现。要做好现代茶产业需抓好三件事。
其一,推动转型升级。首先,要做好转型,就是要找寻新对象、新用户、新领域、新区域,把握新对象、新领域、新区域的新需求,创新产品与服务,提供新供给。其次,要做好升级,就是要准确把握茶需求者在新时代不断展现的新需求与蕴含的潜在需求,通过创新不断推进产品与服务的迭代,实现产业的新发展。最后,要寻找路径,实现由本土性小农思维向现代性市场思维转变。做好转型升级,就是要推动本土向区域、大众向对象、过去向未来、一般向特色、国内向全球、解渴向健康茶业的转型升级,面向未来、面向用户、面向新场境,创新供给。
其二,实现三大变革。一是推动形态变革,创新茶业新形态。迎接智能化时代,重塑茶产业供应链体系,推动茶业形态变革,创建智能化的现代性与时代性的新型茶业。二是推动产品与服务变革。顺应健康、方便、快捷、时尚的时代需求,反映新时代,服务新时代,融入新时代,创造引领新时代人们生活体验的新茶业、新产品与新服务。创新茶消费新场境。三是推动供应链变革,加快构建产地微市场,以产地微市场带动茶产业由生产导向性与本土性市场向现代市场导向性茶产业转型。
其三,创建六化茶业。一是要走好区域化发展之路。塑造区域优势是未来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要求。未来茶产品市场优势与茶产业发展优势靠区域优势来支持。区域优势靠公共品牌的准确定位与全球传播、靠龙头企业与产品集群、靠综合性的区域产业运营服务体系来支撑。要推进茶业区域化,需要打造品牌化的区域特色茶业,需要做好区域公用品牌的推广传播,需要构建现代区域产业支撑体系。二是走好品牌化发展之路。建立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区分好公共、企业与产品品牌各自的社会功能。做好品牌运营与全球传播。以品牌传播的全球化引领市场的全球化。三是走好集群化发展之路。加快构建新品种繁育、现代市场营销、产品研发与制造、康养产业、旅游产业、周延服务产业共生发展的综合性的产业生态化的集群,形成资源集群、企业集群、品牌集群、产品集群、人才集群发展态势。四是走好全球化发展之路。树立全球化视野,实现走出去发展战略。走出国门卖茶叶。建立优质茶叶出口基地,培育出口企业,培养国际商务人才,做好茶品牌全球传播。与国内出口企业和出口平台建构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茶业全球化。五是走好市场化发展之路。经营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创新产品与服务两类供给。注重创建区域性的茶产地微市场。将着力点放在如何满足与引领茶用户及产业服务对象的需求上,真正实现茶产业及其经营活动推动茶本土性向区域、由大众化的茶向对象、由传统性面向未来市场、由一般向特色、由国内向全球、由解渴向健康茶业的转型升级。六是走好数字化发展之路。推动茶产业形态创新,创建智能化与数字化新型茶业,实现茶产业发展的高质生产力化。以数字化思维和逻辑重塑区域性茶业,建立数字化引导产品制造、数字化引导市场定位、数字化引领茶产业发展的市场导向型现代茶产业。建立全产业链的智能装备基础上的现代茶体系,构建起“现代传播工具+生产企业+终端用户”的产地市场+用户的产业供应链新格局。
实现三个效益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直接表现是提升茶业综合效益。提升茶业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提高,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目前来看,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其一,做优茶产业。一是要资源优质,推进优质特色品种的选育,推进茶园培管技术集成应用创新,建立规模性生态绿色高标准茶园,巩固一批有机茶园。二是加工工艺要创新优化,面向市场需求搞工艺创新,建立“市场定位-产品形态-工艺创新”的路线,新产品推进智能化与标准化生产,保障生产出质量好适销对路的优质茶产品。三是实现精品化,注重区域特质,在色、香、味、形多方面形成地方特色。四是时尚化,紧跟时代发展,实现茶产品功能化、生活化、时尚化与便利化。五是文化化,体现茶之生活本质要求,助力人们养生休闲需要。
其二,做强茶产业。一是体现整体效益高,茶产业要成为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绿色产业。产业效益、茶农增收、村庄发展与推进茶园生物多样性生态绿色茶园化同步推进。把茶产业打造成茶产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服务农民创新创业、致富增收。二是体现服务能力强,一方面,服务市场能力强,在于重新构建供应链体系,建立起市场导向的新型现代茶业。茶产品的创新要面向区域市场,极大满足现实市场的同时,引导与不断拓展潜在的未来市场,成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服务农民利益增长的能力强,茶产业发展实现与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农民创新创业相结合、与乡村发展相结合,成为服务农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茶区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三是体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农民、企业、政府“三权”结合模式,极大发挥农民优质原料生产的积极性、农业企业产品制造与市场运营的积极性、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政策公平实施的积极性,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其三,做大茶产业。一是推动茶园形态创新,创建现代茶业创新示范区和优质茶业出口基地,推动由分散小规模茶园向规模化优质茶区发展,带动区域茶业整体水平提升。二是做好新业态创新,创建茶业大数据库,以现代智能茶业制造基地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市场需求的引领性茶业。三是推进产业创新,通过横向拓展、纵向深化、多元融合、茶功能延展与配套创新,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创新茶业。四是推动产品创新,推动茶产品从传统单一形态到多元化形态转变。跳出传统茶叶分类,加快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新资源,适应大众健康养生需要,推进花草养生茶系列创新。跳出单一茶叶功能,本着“色、香、味、形相统一,根、茎、叶、花、果相结合”原则,创建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相结合的产品体系。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年艳)
(来源:《中国食品报》2025年11月12日07版)




